深耕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立足电网,开拓非电网市场
【资料图】
公司深耕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力合微成立于 2002 年,20 余年来专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PLC)技术的研发,完整经历从窄带 PLC 到双模PLC 的国网标准升级历程,行业经验丰富。 公司产品主要为芯片、模块、整机及系统应用方案。产品结构上,公司较少对外销售芯片产品,主要以基于自主芯片的模块等产品出货为主,据招股说明书数据,2019 年基于自主芯片的模块、整机、软件与技术服务占收比超过90%。
分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公司主要面向电网市场销售,2022 年,电网市场占公司收入比重超过 90%%;非电网领域,公司主要面向智能家居、智慧照明、综合能效管理、新能源智能管理等领域进行拓展。
公司客户质量较为优质稳定。公司电网业务产品除直接参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招标项目外,也面向表厂销售,客户包括许继集团、东方威思顿、威胜集团、华立科技、林洋能源、三星电气、海兴电力、炬华科技、科陆电子等。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无实控人,管理层经验丰富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力合科创为第一大股东,共同创始人刘鲲为第二大股东,现为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公司管理层技术背景浓厚,产业经验丰富。公司管理团队、核心技术人员长期从事物联网通信领域研究,协助公司获得多项专利,有着长期的通信技术研究及项目管理经验。
财务状况:总体稳健增长,上半年在手订单丰富
近年来总体实现稳健增长。2016-2022 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28.4%和 44.1%,期间仅 2020 年因疫情影响出现波动;23H1,公司实现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 13.4%,实现归母净利润 0.51 亿元,同比增长59.4%,业绩表现稳健。
毛利率近年相对稳定,费用管控良好促净利率提升。从历史来看,公司毛利率在2017 年的高点逐步下滑,主要原因为 2018 年四季度起国网切换HPLC 招标,该类模块由于市场竞争者增加、国网招标价提升小于成本提升等因素,毛利率较窄带时期有明显下滑。2021 年来公司毛利率相对稳定,2023 年上半年双模升级影响良好管控,实现毛利率 41.2%。 费用端,公司具备较强的研发人员复用能力,研发费用增长小于收入增长,费用率走低。2023 年上半年三项费用率合计 24.0%,较2022 年末下降4.1pct,其中研发费用率环比下降 4.0pct。 受益于费用率优化,公司净利率显著提升,2023 年上半年公司净利率为20%。
营运能力有所优化,经营现金流状况向好。公司应收账款管理能力近年来有明显提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自 2020 年的 254 天下降至2023 年上半年的170天。同时主营业务的持续增长也推动经营现金流状况的持续好转,2023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 0.78 亿元,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公司在手订单丰富,奠定增长基础。截至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金额3.07亿元(包括已签合同金额及中标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3.81%;在手订单较大幅度的增长,为公司下半年的发展奠定基础。
发行可转债,加强非电网领域布局
公司发行可转债,主要用于光伏和家居两大领域。公司可转债募集资金3.8亿元,分别用于智慧光伏及电池智慧管理 PLC 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项目投资总额2.16 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1.53 亿元)、智能家居多模通信网关及智能设备PL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金额 1.77 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37 亿元)以及科技储备资金项目 9000 万元。
电网市场格局优化,非电网领域前景广阔电力线载波技术在电网和非电网领域已有应用。电网市场中,PLC 模块是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的基础技术之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自动抄表系统)一般由采集器、集中器和智能电表等部分组成,PLC 模块是智能电表的通信单元。非电网市场中,由于电力线载波通信具有无需额外拉线等优点,在光伏、智能家居等场景具备应用潜力。
电网市场:总体需求稳定,双模时期公司份额有望提升
PLC 模块市场以存量替换为主,总体需求相对稳定。从总量来看,据志翔科技,截至 2022 年 12 月,全国智能电表保有量已超过 6.5 亿只,2019-2022 年国网HPLC模块招标量估算在 3.5 亿个,窄带市场替换空间约在2 亿只左右。基于此,参考2019 年 HPLC 应用的首个完整年度,我们预计 2023 年国网双模招标在1 亿只左右。价格方面,从 2022-2023 年已招标的双模产品项目来看,双模模块综合中标价格约在 60-75 元之间,结合量价关系来看,预计 2023 年模块市场需求总体维持稳定。
PLC 模块当前处于双模切换周期:(1)2014 年以前,随着第一轮智能电表改造开始实施,智能电表的市场需求迅速上升,为智能电表行业快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通信产品主要以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为主;(2)2015-2017 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的用户覆盖率全面提升,智能电表需求逐渐趋于饱和,招标量开始逐年下降,并于 2017 年达到低谷;(3)2018-2022 年,2018 年四季度国家电网启动新一轮改造,开始对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进行招标,存量智能电表的更新换代需求拉动了智能电表市场需求的又一轮回升;(4)2022 年四季度开始,国网招标开始完全导向双模产品(HPLC+HRF)。
竞争格局方面,国网市场芯片方案智芯微一家独大。电力线载波模块市场中,从芯片方案份额来看,国网招标中智芯微具有垄断性,其市场份额常年在60%以上。双模时代公司份额有望提升。从表观份额来看,公司芯片份额约在3%-4%,位于智芯微外第一梯队。双模时期,由于通过国网计量中心检测标准是供货的强制标准,部分中小供应商缺少相应技术能力。公司作为第一批通过双模检测的PLC供应商,技术实力突出,份额有望提升。
非电网市场:光伏、智能家居等领域前景广阔
非电网市场中,PLC 在多个场景已有应用。PLC 可利用已有配电网络无需额外配线,在成本、信号稳定性(对比无线通信)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电网市场外PLC技术已有应用,例如新能源智能管理(如:光伏发电监测)、综合能效管理(如:高铁、工业园区等用电大户)、智能家电&全屋智能、智慧照明(如:路灯/隧道/商业/教育/家居智能照明等)、智能电源数字化管理等,公司也有相应布局。
其中,光伏等场景前景广阔:
(1)光伏市场:海外已有标准,使用场景包括控制和通信。PLC 可用于光伏关断,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关断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消除光伏发电系统中存在的直流高压;用于光伏组件或汇流箱,有智慧光伏 PLC 芯片的光伏板能够实时被监测和采集其工作状态,由此优化发电的效率、运维和管理。
从市场空间来看,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受此光伏平价上网、政策支持等推动,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持续提升,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统计,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222GW,预计 2027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545GW;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 年我国新增装机 87.41GW,同比增长59.3%,新增和累计光伏装机保持全球第一。其中,分布式光伏增长较快,据Frost & Sullivan 预测,全球分布式新增裝机容量预期将由 2022 年的 111.7GW 增至2027 年约314.5GW,复合增速为 23.0%。 根据公司公告,每 GW 配套约 200 万片光伏板,若按每片光伏板需要1 个智慧光伏芯片推算,以 2022 年数据为基础,对应全球需求量超4 亿。
从布局上,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 PLC 光伏芯片的光伏组件快速关断模组率先通过了国际 CSA 检测认证机构认证,获颁发符合光伏组件级快速关断SunSpec通信规范测试认证证书;研发出应用于电网的光伏协议转换器终端产品,并已经开始在现场进行小批量试点、验证。
(2)智能家居:全屋智能场景具备应用优势
PLC 具有信号稳定、成本低等优势,可与 WiFi 前后装协同。PLC 技术利用电线进行信号传输,能够避免受环境干扰导致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提供无死角的通讯覆盖,确保连接和控制的高可靠性;同时能够减少安装成本。
公司布局自有 PLBUS 协议标准,智能家居 SoC 芯片流片成功。PLBUS 协议基于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线通信技术,该技术基于 MESH 网络技术、实现节点间对等通信,具有“无需布线、有电即通信、低延迟、高可靠性”等特点。2023年上半年,公司高集成度智能家居高速电力线通信(PLC)SoC 芯片流片成功。公司面向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全屋智能、智能照明等物联网市场,基于新推出智能家居高速电力线通信(PLC)SOC 芯片研发了一系列网关 PLC 模组、智能家居、智能照明PLC 模组等产品,并已经向客户全面推广。针对智能家居,公司与联想集团、腾讯集团、涂鸦等开展生态、平台方面深度合作。
技术与研发积淀雄厚,成本与费用管控良好竞争优势一:长期深耕 PLC 领域,技术积淀深厚
公司是唯一完整经历国内电网 PLC 全部迭代阶段的公司。公司首款窄带PLC芯片LME2200 于 2005 年推出,至今,公司是市场上唯一一个完整经历了从窄带单片机、窄带芯片(BPSK/BFSK)、窄带 OFDM 到如今双模(HPLC+HRF)的芯片公司。
参与起草多个国家与行业标准,凸显技术实力。截止23H1,公司共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21 项,其中国家标准 12 项、行业/团体标准9 项。电网市场,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建立了电力线通信物理层国家标准GB/T31983-31,于2017年正式颁布;非电网市场中,公司主要参与起草了智慧路灯电力线通信国家标准、首次发布面向开放物联网应用的电力线传输协议 PLBUS 协议。
首批通过国网双模芯片测试,彰显技术实力,份额有望提升。双模芯片时代,公司是第一批通过国网高速双模芯片互联互通测试认证的芯片企业,也是国网首批通过高速双模模块级产品全性能检测的高速双模模组供应商,通过技术领先占领市场先机。据公司公告,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国网用电信息采集市场高速双模模块招标中,市场份额明显提升。
竞争优势二:强化成本控制,费用管理良好
自研芯片,双模升级下,毛利率维持平稳。由于双模芯片包含HPLC 和HRF单元,从成本角度来看,对比单模芯片,成本端相对更高,同时考虑到国网双模模块招标价格没有实质提升,对于中小厂商来说,双模模块毛利率面临压力。公司自研PLC 芯片和 PA 芯片,推动毛利率保持平稳,彰显成本控制能力。
费用端,人员复用能力强,研发费用率占比下降。面对新兴业务领域,公司积极投入研发,研发支出总体维持增长;与之相对,公司研发人员的复用能力较强,使公司人员增长幅度可控,研发费用提升小于营收增速,降低研发费用率,提升盈利水平。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Copyright © 2015-2022 家居头条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0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